稻瘟病是水稻生產中極具破壞力的病害之一,對水稻的產量和質量有著嚴重影響。在水稻生長的各個階段,稻瘟病都可能乘虛而入。葉片受感染后,會出現梭形病斑,嚴重時病斑連片,導致葉片枯黃,極大地削弱了水稻的光合作用能力,影響養分的制造和積累。
它會在水稻抽穗期侵染穗頸,造成穗頸節壞死,阻斷水分和養分向穗部的輸送,進而導致白穗現象,使水稻顆粒無收。據統計,嚴重爆發的年份,稻瘟病可使水稻減產 30% - 50%,甚至絕收。而且患病水稻的米粒不飽滿,品質下降,大大降低了其經濟價值。
由于稻瘟病危害巨大,對其進行及時準確的監測至關重要。傳統的人工監測方式不僅耗時費力,而且受限于人的主觀判斷和監測范圍,難以做到全面、及時。在這樣的背景下,稻瘟病測報儀被開發出來。
稻瘟病測報儀通過對水稻生長環境中的多種因素進行監測來實現對稻瘟病的測報。它利用高精度的傳感器監測田間的溫度、濕度、光照強度等氣象參數,因為稻瘟病的發生與環境溫濕度密切相關,當溫度在 25 - 28℃且相對濕度達到 90% 以上時,稻瘟病極易流行。測報儀還能對水稻植株的生理狀態進行檢測,比如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分析水稻葉片的顏色、紋理等特征,一旦發現葉片出現病斑初期的異常變化,就能及時監測到。
功能優點:
可 24 小時不間斷地對稻田環境和水稻植株狀況進行監測,及時獲取最新數據。比如每隔一定時間(如 15 分鐘)就采集一次環境數據和水稻圖像信息,確保能第一時間發現稻瘟病發生的跡象。
具備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能根據收集到的數據,結合專業的病害預測模型,準確分析出稻瘟病發生的可能性和發展趨勢。一旦預測到稻瘟病有爆發風險,就會立即發出預警信息,提醒農戶及時采取防治措施,如選擇合適的殺菌劑進行噴霧防治等。
能夠將監測到的數據進行分類存儲,方便農戶隨時查詢歷史數據。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農戶可以了解稻瘟病在不同時間段的發生規律,為后續的種植管理和病害防治提供參考。
推薦閱讀
- 水文自動測報系統廠家風途科技2025-10-11
- 精準監測,主動預警——河道水位在線監測系統解決方案2025-10-09
- 河道雷達水位監測站:為城市防洪裝上“數字護欄”2025-09-29
- 土壤農業氣象監測儀,助力防災減損、精準種植2025-09-26
- 認識校園全自動氣象站,STEM教育平臺2025-09-24
- 知天而作:新一代農林小氣候信息采集系統2025-09-22
- 水產養殖、水質在線監測設備——水質浮標站2025-09-18
- 浮標水質監測站:現代化水體監測的實用工具2025-09-16